直接抗病毒药物给具有肾脏损害的丙型肝炎患者带来良好治疗效果
编辑:印度博生药房
收录时间:2019-11-27
浏览量:
丙肝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不容易被发现,甚至一发现即已发展到肝硬化,从而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有研究发现,HCV感染可造成或加重肾脏损伤;而慢性肾功能衰竭常伴有贫血往往需要血液透析和输血,从而造成HCV感染,故两者相互影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后的病人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应进行常规的丙肝病毒筛查和随诊,以期早诊断、早治疗。那么对于肾脏损害的丙型肝炎患者该如何治疗呢?
以往的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这个方案60%~70%的病人有效,缺点是需要打针、药物副反应较大、适应证较窄等;尤其是肾移植的患者,干扰素会引起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属于不可使用的禁忌。近年来,在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研发方面可以说是突飞猛进,随着2017年直接抗病毒药物在我国的上市,丙型肝炎在我国也进入了无干扰素的治疗时代,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减轻了副作用、缩短了治疗时间;同时患有丙肝的肾移植患者接受治疗并治愈成为可能。
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的上市给肾脏损害的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带来了福音,但仍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有些直接抗病毒药物是通过肾脏代谢,对肾脏功能可能有影响;有些不通过肾脏代谢,但经过肝脏代谢,失代偿的丙肝肝硬化不能应用。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评估患者的病情、肝肾功能状态,丙
肝病毒的基因型及基线耐药等情况,由有经验的专业的
肝病医师制定抗个体化的病毒的治疗方案,并定期监测随诊。同时,肾脏损害的患者中有不少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等的疾病,平素服用降压药、降脂药、降糖药等,其中有些药物会与治疗丙肝的药物相互起反应,故也需在治疗前予以评估和调整。对需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及肾移植后的丙肝患者,在抗病毒全程均需监测,评估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副反应等,必要时需检测抗排异药的药物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