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磷酸氟达拉滨片
英文名称:Fludarabine Phosphate Tablets
【适应症/功能主治】
用于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治疗,这些患者至少接受过一个标准的包含烷化剂的方案的治疗,但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病情并没有改善或仍持续进展。
【规格型号】 10mg*10s
【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为每日口服,磷酸氟达拉滨40mg/m2体表面积,每28天连续服用5天,每28天重复。磷酸氟达拉滨片可以空腹服用或伴随食物服用。必须以水吞服,不应嚼服或把药片弄碎后服用。
2.磷酸氟达拉滨应一直用到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完全或部分缓解,通常需6个周期)后停用。
3.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应作相应的调整。肌酐清除率为30-70ml/min时剂量应减少达50%。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以及包括肺炎、咳嗽、发热、疲倦、虚弱、恶心、呕吐和腹泻在内的感染。
其它常见的报告事件包括寒战、水肿、不适、周围神经病变、视力障碍、食欲不振、粘膜炎、口腔炎和皮肤皮疹。
【禁 忌】
1.禁用于对磷酸氟达拉滨及其所含成分过敏的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失代偿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
2.妊娠及哺乳期禁用磷酸氟达拉滨。
【注意事项】
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剂量范围研究中,发现使用高剂量的磷酸氟达拉滨与重度的神经作用相关,包括失明、昏迷和死亡。
在静脉内应用约比推荐剂量高4倍的磷酸氟达拉滨(9mg/m2/天,5-7天)的患者中,36%的患者出现了重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而在接受CLL和Lg-NHL推荐剂量范围治疗的患者中,重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罕见(昏迷,癫痫发作和焦虑不安)或少见(意识模糊)。
2.对于健康状况差的患者,使用磷酸氟达拉滨应谨慎,并且在给药前应认真权衡利弊。
3.接受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的患者在输注未经照射处理的血液后,已经发现与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由输入的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对宿主的反应)。有报告这种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因此,为了将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风险降到最低,正在接受或已经接受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的患者,在需要输血时应该只接受经过放射线处理的血液。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儿童用药】
尚未确定磷酸氟达拉滨用于儿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老年患者用药】
磷酸氟达拉滨用于老年人(>75岁)的数据有限,因此这些患者使用磷酸氟达拉滨时应慎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还不清楚磷酸氟达拉滨是否通过人的乳汁分泌。临床前的动物实验证实,磷酸氟达拉滨和/或其代谢产物可以由母体的血液进入乳汁。因此,接受磷酸氟达拉滨治疗期间不得哺乳;治疗前已开始哺乳的患者应停止哺乳。
【药物相互作用】
在一项临床研究中,磷酸氟达拉滨合用喷司他丁(脱氧柯福霉素)治疗CLL时,出现了致命性肺毒性,其高发生率不可以接受。因此,在使用磷酸氟达拉滨时不推荐合用喷司他丁。 双嘧达莫及其他腺苷吸收抑制剂可以减弱磷酸氟达拉滨的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和体外试验表明,磷酸氟达拉滨和阿糖胞苷联合使用可增加Ara-CTP(阿糖胞苷的活性代谢产物)在白血病细胞内的浓度和细胞外的量。对Ara-C的血液浓度和代谢率无影响。
【药物过量】
高剂量的磷酸氟达拉滨与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有关,表现为迟发的失明、昏迷和死亡。高剂量磷酸氟达拉滨还与骨髓抑制造成的重度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减少有关。 尚不清楚磷酸氟达拉滨过量的特效拮抗剂,治疗主要包括停用药物和支持治疗。
【药理毒理】
磷酸氟达拉滨为抗病毒药阿糖腺苷的氟化核苷酸类似物,9-β-D-阿拉伯酸-呋喃基腺嘌呤(ara-A),可相对地抵抗腺嘌呤脱氨基酶的脱氨基作用。 磷酸氟达拉滨在体内被快速地去磷酸化成为2F-ara-A,后者可以被细胞摄取,然后被细胞内的脱氧胞苷激酶磷酸化后成为有活性的三磷酸盐2F-ara-ATP。该代谢产物可以通过抑制核糖核酸还原酶、DNA聚合酶α、δ和Σ,DNA引物酶和DNA连接酶的活性从而抑制DNA的合成。此外还可以部分抑制RNA聚合酶II的活性从而减少蛋白的合成。 2F-ara-ATP作用机理的某些方面还不清楚,估计主要是通过影响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其中抑制DNA的合成是其主要作用。另外,体外研究显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淋巴细胞用2F-ara-A处理后,出现广泛的DNA片段化和细胞凋亡。
【药代动力学】
2F-ara-A能被主动转运到白血病细胞内,在细胞内它首先被再磷酸化为单磷酸盐,随后是双磷酸盐和三磷酸盐。三磷酸盐2F-ara-ATP是细胞内主要的代谢产物,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细胞毒作用的代谢产物。CLL患者白血病淋巴细胞中的2F-ara-ATP浓度达峰中位时间是4小时,峰浓度差异显著,中位值约为20μM。白血病细胞内的2F-ara-ATP水平远高于血浆中2F-ara-A的峰值,这表明药物在靶位点蓄积。白血病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实验显示,细胞外的2F-ara-A暴露(包括2F-ara-A的浓度和培养时间)与细胞内2F-ara-ATP的浓缩呈线性关系。2F-ara-ATP从靶细胞清除的中位半衰期是15和23小时。
【贮 藏】 室温保存。